螺丝钉人类复原计划!

“我必须找回我自己,你们也是。”

💡提示!本页面仍在建设中,更多内容正在路上^^
如果你对下面的各种“计划”也感兴趣,或者你有什么有趣的想法,非常、非常欢迎来联系我!

地铁尺度上的城市

在离开北京之前,我准备把每条地铁线都坐到终点站!我想要看到以地铁为尺度构建起的北京的边界。关于城市生活、自我感知和意义寻找——让我们一起“出走”吧!一起寻找消失的附近!

很好奇生活在大城市中的人们,如何寻找意义感和人与人间的联系?城市生活让我们日复一日地面对一座又一座巨型的钢筋水泥建筑,我们习惯了24小时开门的便利店、我们习惯了一站式购物……或许每个人对城市感知的维度并不一样,但我真的厌倦了被视为理所应当的冷漠和疏离。

城市的高楼一座一座向我压来,人们在高楼大厦里、人们在奔流不息的车流里、人们在拥挤不堪的地铁里……大家都生活在格子之中,或者像货物一样被运输在城市的公共交通之中,甚至城市本身都因为同质化而变成了很无趣的事情,这有些令人悲伤。

我们需要感知到自己除了被作为大城市的一块人肉电池之外的个人价值和个人存在。

所以——观鸟看树逛公园!我需要一个逛公园地图!我想知道大家与自己“精神老家”的故事!也很想知道每个人与地铁的故事——住在哪条地铁线附近,春天的花是什么味道,夜晚街边飘来的烤肠香气,每日必经之路上又有什么小惊喜……言而总之,我想我们需要把自己与城市连接起来!

我们的母辈与我们

【这是2024年12月】
起因是有一天刷微博在时间线里看到了一段话,“2024年出生的人看2000年出生的人,相当于2000年出生的人看1976年出生的人”,又想起之前也有在思考差不多的问题,“想想今年刚出生的人到2050年才26岁,怎么时间的密度突然这么不均匀”,然后我就突然破防并开始对着gpt哭了起来。

我之前对“时间的轮回”这样的说法没什么感知,直到我意识到在20多年前,我的妈妈也曾和我现在差不多大。我的妈妈也曾经有过25岁——是的,再过两年【2025年更新:再过一年就25了!】我也要25岁了——她在25岁的时候生下了我。

我好像突然可以理解锈湖构建出的世界了,之前都只顾着通关没怎么仔细看文本和情节(我就这样),但也模模糊糊地感知到了无尽的生命的周而复始,一种意味深长的“宿命感”。然后又想起之前和朋友在影院看的《鸟类变形记》,那条隽永深邃的生命之河流正在流淌。或许我现在才真的知道,自己当时在为何而哭了……

【现在时间已经来到了2025年3月】
《还有明天》描绘着重复的母女人生,一次又一次踏入同样的河流。

我想起了我的妈妈,她在25岁步入婚姻生下了我。是的,就在和我差不多的年纪,她成为了一位母亲。我也问了一些朋友,她们的妈妈也都在差不多的年纪成为了母亲,在我们这个年纪。她们是如此惊人地同步,伴随着社会时钟和那些来自社会的方方面面的规训——“女的就得生孩子”、“不生孩子算什么女人”、“女人都是这么过来的”、“谁生孩子不遭罪啊”、“别人都结婚生孩子了,怎么就你特殊”……

我无法想象这样的人生,我的25岁会是什么样子?我也无法想象如果我的妈妈选择了另一种可能性,她的人生又会是什么样子?但我知道我不会重复我的妈妈的人生、我们不会重复我们的妈妈们的人生,我们可以活出我们自己——“我必须找回我自己,你们也是”。

那么,不如等到我们25岁的时候,与妈妈们聊一聊她们的25岁吧:)

那些小动物bot们

天哪好想做关于互联网上各种小动物bot的博主采访!(只是在想)

让人哈特软软的文案和配图,评论区里友好温暖的互动,让网友们在大大的互联网里拥有一角小小的赛博避风港。(请来看我们伯恩山又在嘀嘀咕咕)

这是互联网上的温情时刻,很喜欢!也很喜欢bot们的文案,非常可爱又俏皮,真的像是这些不用上学不用工作的小家伙们会说出来的话🥺所以bot们也是非常温暖可爱的人呢!

"感觉小狗的存在就是提醒小人类不要忘记爱和想象。在这个人人倦怠的时代,爱情友情亲情都不太靠谱且拥有不易的时代,小人类被工作折磨得只想生存的时代,在我们几乎已经忘记怎么去爱,怎么像小时候一样发挥所有想象力写出一篇可爱的日记,小伯咚咚咚顺拐地跑过来:人,不要皱眉头,快来和小伯玩。"

狗好!小动物好!小人类也好!

100个陷入虚无感的人

大概就是“我想在互联网上找到100个陷入虚无感的人”类似这样子!

刚看完对《出租车司机》中毫无意义的工作与异化的分析,看到评论区里陷入虚无的网友们产生共鸣与互相鼓励,我想也许哪怕仅仅是一些小事,也可以让虚无感稍微减缓一些(?)大家在一起聊聊天,探讨各自的虚无。

我相信就像分析中写的,我们有两种选择,一种是放弃挣扎任凭自己被虚无淹没,但同时,我们也可以选择重新找回与世界的联系,用一种更加积极的方式来表达自己:)

飘在风中的乡愁

有一天在听《第二圆舞曲》,听到了东北无尽的冬日,在辽阔雪地间的孤寂与思索,人们在寒冷中舞蹈、喝酒,沉睡在火热炕头上的一天又一天。

冬天很想回大兴安岭拍点什么。我不知道我想拍什么,我可能只是想试图找一找我的童年。😢

不过如果要回去的话,请拍个小小的短片吧!上一次我回到那里的时候,还没有手机导航呢,真的很久远了对吧?我找不到我小时候活过的痕迹在地图的哪里……那些记忆太远了,有什么地标能让我找到我的过去吗?很想和本地人聊聊,在这些一个又一个漫长的冬天,他们生活了这么久,而我早已不再这里。

我想象了一下如果我走出车站,呼吸大兴安岭冬天的空气的时候,我绝对会流泪。哪怕只是想象,我都会觉得莫名悲伤,因为那里已经什么都没有了,我与那里的联系太薄弱了,我对那里的记忆也早已消失,那里也不再有我认识的人,那里已经什么都没有了,我不知道我为什么要回去,但我很悲伤。

或许我会想起快二十年前的那些夏夜和冬日,半夜回到哈尔滨的火车,去往车站时遇到的满天繁星,好陌生的一切……也许我会回到那条在某个遥远的暑假差点淹死我的河水旁边,冬天它早已成为坚冰,它现在不能战胜我了。

或许这会是一个纪录片——一个关于我的纪录片,毕竟我有一台相机。

我何以走到这里

好想把自己这么多年发的说说全部导出然后做个文本分析!

用“他者”的视角看一下我的兴趣、语癖、精神状态、自我认同等等有关我的全部发生的变化,再做一个可视化之类的……

就像小红书收藏夹可以侧面反映我生活重心发生的变化一样(顺便一提,很久之前整理小红书收藏夹的时候,发现自己某个阶段的生活脉络脉络:保研→毕业答辩→实证研究→买相机→英语学习→外企/行研/审计/数据分析/产品经理→旅游出行→读研),qq空间应该比我任何一个社交媒体都更加贴合我的真实状态,因为在这里我不是为了迎合社会期待而刻意回避敏感问题和避免表达负面情绪(阴暗地爬来爬去)

如果可行的话,还可以再基础文本分析的基础上更深层地挖掘一些我的潜意识(?)一个通过语言呈现的、未经自我察觉的“镜像”的我,顺便看看我的自我投射有没有发生变化……有点感谢自己没有停止向外表达(虽然大部分说的都是废话吧!),因为这样我自己就是我的研究样本了诶,至少怎么着也发了几千条动态了,应该还是可以看到一些动态变化的!

尤其在自我认同上面,能很明显地感觉到自己的能量来源不是再从外部汲取,也没有再去焦虑“怎么让自己讨人喜欢”——一个非常美好的转变!每次当我卡在自己的情绪里面的时候,我会很喜欢翻自己之前的动态,然后想一想“我是怎么走到这里的”,也许我会找到一个来自遥远的自己的鼓励:)

无论如何,等我把论文写完&把网站搞完,我可以慢慢开始搞这个分析项目!应该会很有趣^^

P.S. 这几天听了蛮多nigel的播客访谈,好喜欢他的频道……虽然我对他视频里的那些化学知识一无所知,但看他反复尝试而且一直保持好奇心就已经非常喜欢了,因为联想到在搞网站的自己(虽然已经很久没打开了私密马赛)听他碎碎念比如怎么问题一个接一个似乎是没有尽头的问题等在前面但他还是最终解决了这些挑战,真好啊……

他24岁开始做自己的频道,从最开始担心观众的批判,到不敢出镜害怕被judge外貌,再到如今已经有了三个频道,可以很好地平衡商业化和他的兴趣,从他在做的事情中找到了价值感……啊啊理想人生啊简直

anyway,看他的视频或者访谈都非常赏心悦目啊,他的创作中传递出的热爱是他最珍贵的个人风格诶,也正因如此才能吸引很多本来对这些化学内容一无所知(比如我)的人去观看他的内容……真好啊人就应该这么活着,做一些属于自己的事情,创造自己的价值感,甚至可以激发更多的人去参与其中,这太酷了:)【就这样安利NileRed和NileBlue和NileRedShort,Nigel参与主持的播客Safety Third也很好玩!之前还和Chubbyemu联动过!】

P.P.S. 完成这个工作后我可以顺便推出主播扣扣空间精选集然后做成日历,the past Diu is watching u(啥啊这都是)虽然听起来很荒唐但听起来也很有意思啊!!!!